課程名稱:2-2 人體十二經脈與任督奇經八脈 大腸經脈
指導老師:李淳廉博士
學員:康O惠
Q:請畫出大腸經脈的循行路徑?
A:起於商陽,延著橈骨外側循行而上,至手三里入橈骨內側向上,循肱骨而上,至巨骨→秉風→大椎→缺盆→經胸鎖乳突肌的天鼎→扶突→頰口的地倉→交會於人中的水溝,左至右,右至左→禾醪>→迎香
Q:指出大腸隙穴、絡穴、合穴的功效?與精油的搭配應用又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精油?
大腸隙穴-溫溜穴
- 隙穴:在經節轉彎的地方,是氣血匯集之孔隙。
- 溫溜穴–位於橈骨外側,陽谿穴連線上五寸。
- 功效:清熱消腫,安神、通調水道。
- 精油可使用具生發降氣,增加氣血循環:生薑+檸檬香茅+佛手柑+植物油調成3-5%,或用柴胡按摩油,穴位按摩5‘’/次,共10分鐘/次。
大腸絡穴-偏歷穴
- 絡穴:絡有散布、聯絡的意思,成網絡狀,於十二經脈中溝通表裡經脈。
- 偏歷穴–位於橈骨外側,陽谿穴連線上三寸。
- 功效:清熱宣肺,通調水道。
- 精油使用:廣藿香+尤加利+薰衣草+植物油調成3-5%,經脈按摩方式,以順肺經脈及通水道。
大腸合穴-曲池穴
- 合穴:指各經脈流注,如入大海匯集在ㄧ起,可治表裡之臟腑問題。
- 曲池–位於肘橫紋橈側凹陷處
- 功效:清熱消腫,散風止癢。
- 精油使用:甜馬鬱蘭+薄荷+甜茴香+植物油調成3-5%用穴道按摩或暖暖石溫灸方式,10分鐘/次。
Q:大腸經脈與肺經脈及胃經脈的交界分別為何?
A:
- 肺經脈與大腸經脈交界處:列缺穴。
- 大腸經脈與胃經脈交界處:迎香穴。
李淳廉博士反饋
很好!使用經驗都有寫出來,值得嘉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