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淳萃新觀點」,閱讀開始前歡迎拉到文末點個「在看」。
【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
集「中醫博士」、「養生芳療作家」、「中醫芳療專家」於一身,首創「精油經絡學」的應用法則。著有:「中醫芳療應用全書」等十餘本著作。
現任:
- 國家實驗室「精油乾式擴香及植物活性應用配方研究」計畫主持人。
- 國際香草精油經絡學會IIME理事長
- 台北市生物技術商業服務同業公會理事長
- 美國NAHA授證機構負責人
最近家裡隔壁來了新鄰居,新鄰居還沒入住,裝潢先來了,第一週來了水泥工,先是打牆,水泥重砌,搞得整個樓層都是粉塵瀰漫,到處蒙上一層灰,第二週來了木工,室內室外到處都是刨木的木屑,每個人走過都是摀著口鼻,快速通過,幾天下來,大家都感覺到呼吸特別的難受,不是皮膚上沾到的粉塵,就是出現咽喉沙沙的,甚至連眼睛都覺得刺激的一直眨眼。
這些以往我們習以為常的裝潢粉塵,總是當作是一段過渡時期的空污,忍一下就過去了,但殊不知,這些看上去霧濛濛的粉塵,其實才是肺部真正的殺手。在2015年醫學相關研究就發現,這類裝潢粉塵是造成肺部纖維化的主因。
這些霧濛濛的粉塵,其實就是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我們依據粒子的大小,分成:
粒子大於20um的粉塵,肉眼看得到,就算被你吸進去鼻腔,會在鼻孔時即被鼻毛擋住。是第一次被阻擋。
粒子在 20um以下,進到喉嚨,會因為咽喉的刺激而出現咳嗽,人體會利用咳嗽反射,將它阻擋。這是第二次被阻擋。
10um以下的粉塵,則主要沈積在氣管、支氣管。
在5um左右的粉塵,可以深入細支氣管及肺部。
2.5um以下懸浮微粒,則百分之百的沈積在肺泡組織,然後跟著血液到處去循環,循環到那個器官待下來,等到累積一定量以後,器官就會受到影響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病變或傷害。這是一種非常慢的慢性傷害,而你完全無法察覺的,就讓它長驅直入,甚至在身體裡待一輩子。
我們經常走過漫天揚起的灰塵,燃燒後的煙霧繚繞,木做家飾裝潢刨出的滿室粉塵,這些在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大家不以為意的現象,才是讓這些粉塵把身體當飯店,直接入住的原因,也直接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安全。
空氣中你看得到的粉塵,大多都還算是大分子的,最怕的是小於2.5微米的細懸浮微粒,他們約等於一根頭髮的 1/20,懸浮在空氣中無法落下,隨著呼吸直接長驅直入的又被稱為「PM2.5」,因為他們小到無法用肉眼看出,只覺得空氣中蒙著一層霧。
經科學分析,這些朦朧中所存在的粒狀污染物,包括懸浮微粒、落塵、金屬微粒、黑煙、酸霧、油煙等。它們分為原生性和衍生性。原生性PM2.5來源包括海鹽飛沫、工地粉塵、交通揚塵、工廠排放廢氣。衍生性PM2.5是在光化和反應後才形成,主要為硫酸鹽、硝酸鹽、銨鹽等。
當連呼吸的空氣都會殺人時,你平常又該如何預防呢?
- 戴帽子或經常洗頭:頭髮本身會吸附汙染物,並且吸附力極強,所以出門戴頂帽子,能夠有效降低這種接觸性危害。
- 戴口罩:雖然戴口罩,無法完全隔絕有害空氣懸浮顆粒,但對於大分子的污染物及塵埃,是可以有效隔絕並且給呼吸道多一分阻隔,並建議您能在每次出門前在口罩外滴上一滴芬多精精油,可以有效淨化呼吸道。
穿著能透氣,不沾染的材質,衣物穿的太零碎就增大了和有害空氣接觸的面積,並且回到家中進門前先拍一下衣服,甩掉沾附的有害物質。
- 在煙霧瀰漫的空氣下,以〝短平快〞為原則,短暫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
- 進屋先洗臉洗手:將皮膚接觸有害顆粒物最多的地方臉和手,都清洗一遍,並且可以精油抗菌洗手乳,幫助快速解決皮膚沾覆的細菌污染物問題。
回到家中立刻換衣服,空氣中的粉塵及污染物會殘留在衣物及鞋襪中,建議回家後立刻換下。
- 馬克杯薰蒸法,回到家中覺得咽喉乾癢想咳嗽,可以使用「Antibiosis抗菌配方精油」口鼻呼吸,淨化咽喉黏膜。
戶外粉塵很大時,千萬別開窗,改以空調調節室內空氣
- 早睡覺,睡覺能夠有效放慢呼吸,強化自己的免疫系統,幫助身體代謝,因為到了晚上熬夜上網,對身體的排毒與代謝都會受到影響!
- 強化「體內環境」。可適量吃具有抗氧化成分的食物,例如蘋果、胡蘿蔔、堅果、莓類、酪梨、大蒜、南瓜籽、咖啡等,都可通便、潤腸道…讓進入體內的有害顆粒快走開!
- 多喝水─處在煙塵環境中,要比平常多喝點水,加快體內水分代謝,對身體有益。
- 使用負離子擴香器,與純天然植物精油擴香─代謝體內的毒素,代換血液中的酸性與身體沾覆的帶正電離子,增強抵抗力及抗病能力,鹼化血液。
享受裝潢後的美好時,也請照顧好你的肺,別讓粉塵成了身體裡的隱形殺手。此外,早晚多加衣服保暖,清晨起床時可以熱毛巾摀口鼻,保持呼吸道溫暖,也是很好的養肺方法。今天「低調的殺手—粉塵的危害」就為您分享到這邊,希望對您有所啟發,也歡迎分想給您的朋友,並常按文末二維碼閱「淳萃新觀點」跟著我們每週給您一點關於健康、養生、精油經絡的知識喔!
轉載自淳萃新觀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