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1-8 人體十二系統中西醫生理學-泌尿系統
指導老師:李淳廉博士
學員:劉O吟
一、有憋尿習慣的人,容易造成什麼疾病?詳述其原因?
俗云:「流水不腐」,正常排尿能排出身體內的代謝產物,對泌尿系統也有自淨作用。憋尿時膀胱脹大,膀胱壁血管被壓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大肆生長繁殖,不僅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統疾病,嚴重者還會影響到腎臟功能。此外,憋尿還會使尿液中的有毒物質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延長了尿液中致癌物質對膀胱的作用時間,容易誘發膀胱癌的發生。因此憋尿是極不好的習慣,應養成定時排尿的習慣。
當膀胱內累積到200c.c.的尿液時,人們會開始有尿意感,這時若沒有小解,膀胱還是有儲存的空間,但是持續累積到500~600c.c.時膀胱就會出現過度的膨脹,並且使控制排尿的肌肉膨脹而鬆弛。對於不常憋尿的人來說,這些肌肉會很快恢復彈性,但是若常常強迫性憋尿,這些肌肉會變得鬆弛,日後很容易有頻尿、尿失禁的困擾。
當你憋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後,首次排尿會出現下腹部疼痛、頻尿、尿不乾淨的感覺,那是因為膀胱過度漲滿壓迫到膀胱內控制排尿的神經,如果是經常性的憋尿,或是持續性的憋尿,就很有可能造成神經元永久的受損,也會造成日後出現尿失禁的問題。
排尿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儲存尿液及排尿,可幫助人體排出體內的廢物,所以尿液中多含有大量的細菌,還好膀胱內部的黏膜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細菌會因排尿而被沖刷出體外,但是長期處於憋尿的情況下會使膀胱黏膜的抵抗力降低,使細菌有機可乘,造成尿道感染,嚴重時會延伸到膀胱及腎臟,出現急性膀胱炎、血尿等症狀。另外有些人在急性膀胱炎其間會有尿液逆流的現象,當帶菌的尿液逆流回腎臟,可能就會引發急性腎盂腎炎、水腎,不但會影響腎的功能,日後還有導致腎衰竭甚至是洗腎的命運。
憋尿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及壞處不少,如
(1)憋尿罹患膀胱癌風險高:因為尿液在膀胱內儲存過久導致細菌繁殖,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同時增加產生結石的幾率。長時間憋尿還會引起尿液返流導致腎盂腎炎,嚴重者還會影響到腎臟功能。
(2)憋尿後還可能發生排尿性暈厥或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等。長期憋尿還會導致括約肌鬆弛進而導致尿失禁的出現。
(3)憋尿會影響排尿功能:人體儲尿排尿是一個複雜的調節過程。長時間憋尿後,尿道括約肌痙攣,或逼尿肌無力(就如同水庫的閥門失靈無法打開,或水泵動力不足),是導致長時間憋尿後無法排尿或排尿困難的最主要原因。
尤其是存在前列腺增生的群體,更是容易出現此類情況,由於前列腺增生,每次排完尿後有一定殘餘尿,長期慢性尿滯留及進一步憋尿會使得膀胱神經壓迫受損,導致神經源性膀胱,使得膀胱舒張感覺消失或膀胱逼尿肌收縮功能損傷,同樣會發生排尿障礙。
有些人為了避免在外猛跑廁所的困擾,乾脆就少喝水,在冬天因為排汗減少,不至於有生命的危險,但在夏天身體水分流失較多,又不補充水分,不但對腎臟造成傷害還易引發中暑、休克的危險。所以一定要多喝水,一般每天的建議量是2000~3000c.c.,足夠的水量才能保護泌尿道的健康。其實只要一遇到任何膀胱或尿道有不適的現象,在就醫前都可以採取多喝水的方法。因為加速的排泄,是解決所有泌尿道問題最好的方法,可以有效減緩病情,千萬不要因為怕痛或是怕上廁所而不喝水。
二、腎虛指的是什麼?該怎麼定義所謂的腎虛?
在中醫學中,「腎」是五臟之一,屬陰,少陰,屬裡,腎主封臟、腎為水臟、腎為先天之本。腎主要的生理功能如下:
(一)腎主藏經(先天之氣),主人體的生長、發育與生殖:
1.腎主藏人體的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精:主持人著人一生的生長、發育、生殖遺傳及衰老等)。
2.若腎精充足,則生長、發育好,生殖遺傳良好、衰老延緩;若腎經不足,則生長、發育、生殖遺傳不良、衰老加速等。
(二)腎主水,司膀胱的開闔:指腎主管人體水液的代謝,主管膀胱對尿液的貯藏和排泄功能。
(三)腎主納氣:腎具有攝納呼吸之氣,使人體的呼吸深長而均勻的作用。
(四)腎主一身之陰陽:腎主骨生髓,通於腦;其華在髮;腎開竅於耳及二因;在液為唾;與冬氣相通。
腎與膀胱之間的關係:
膀胱是六腑之一,屬陽屬表,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貯藏尿液和排泄尿液。腎與膀胱之間的關係敘述如下:
1.臟腑陰陽的表裡關係:在中醫「藏象」學說中,腎屬藏、屬因、屬理;膀胱屬腑、屬陽、屬表,二者之間在生理及病理上構成密切的表裡關係,在生理上相互聯繫,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2.經絡的絡屬關係:在中醫「經絡」學說中,「足少陰腎經」數腎絡膀胱,「足太揚膀胱經」屬膀胱絡腎,構成了經絡上的絡屬關係,也構成了藏象的表裡關係。
3.對尿液貯、排關係:腎主水,司膀胱的開闔,腎為水葬;膀胱貯尿、排尿,膀胱為水腑。在尿液的貯藏和排泄中,腎氣的盛衰決定膀胱的氣化,腎氣主司膀胱的開闔,腎氣主司膀胱對尿液的貯、排;而膀胱對尿液的正常貯、排又可影響腎功能的正常發揮,二者密切配合,共同維持著人體尿液的貯、排,從而維持著人體的水液代謝。
腎氣的生理與病理:
1.腎氣的生理:腎氣充足,固設有權,致膀胱氣化正常,開闔有度,則尿液貯、排有序,人體水液代謝正常。
2.腎氣的病理:腎氣不足,固設無權,致膀胱氣化不利,開闔失度,則尿液貯、排無序,出現一系列病理表現,如,小便不利、尿少水腫、尿後餘瀝、遺尿失禁、甚至癃閉等病症均因腎氣虛弱,使其主水、司膀胱開闔的功能失常所導致。
在中醫學裡認為腎有陰陽兩面,陰陽互相補充,又互相制約。腎陰是水,腎陽是火,只有水足夠、火不滅,才能保持陰陽平衡。一旦打破了平衡,就會出現腎陰虛或者腎陽虛的狀況,二者最典型最直觀的區別是:腎陰虛「熱」,腎陽虛「寒」。
當腎陰之水不足時,腎陽之火就會過旺,體內的水液越來越少。「陰虛則內熱」,這種熱是從由體內向外散發的,它不會讓你體溫升高,卻會燒得你手心腳心潮熱,心口莫名煩躁,也就是中醫所說的「五心煩熱」,一般從下午到傍晚潮熱明顯;它會燒紅你的臉蛋、嘴唇和舌頭,讓你口乾舌燥;它會燒乾你的體液,燒得你便秘,尿又少又黃,同時月經量也減少了,嚴重的還會閉經;它會燒得你腰膝酸軟,形體消瘦,輾轉難眠,睡著之後還會盜汗。
當腎陽之火虧虛時,熱能不足無法溫暖臟腑,運化水液,體液就會越積越多。「陽虛則外寒」,所以腎陽虛的人都很怕冷,幾乎一年四季手腳冰冷,腰膝冷痛,無論穿多厚的衣褲鞋子,戴多厚的手套,手腳肢體都暖和不起來。跟腎陰虛便秘尿黃相反,腎陽虛如廁的煩惱是白天頻尿,晚上起夜,尿液清長,大便溏薄。腎陽虛的人往往宮寒,月經失調、經痛、生理期腹瀉是常態,嚴重的還會影響受孕。腎陽虛人群的體貌特徵也很明顯,皮膚是冷色調的,一般都蒼白髮青,嘴唇和舌頭的顏色也淺淡發白。由於體內水液過多,眼睛和下肢容易浮腫,身材容易變虛胖,有的人明明不胖肚子卻很大,肚皮冰冰涼,這也是腎陽虛的表現。
腎陰虛和腎陽虛在平時生活中都要注意調養,調整生活習慣以防止腎虛加重。如果已經腎陰虛了,就要少熬夜,夜間是養陰的好時機。如果已經腎陽虛了,怕冷的人,就要特別注意雙腳、下肢、腰背部和腹部的保暖。俗話說寒由腳下生、暖身先暖腳,腳下的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腎經之氣源於足下,灌溉四肢周身各處,如果雙腳時常受寒,就會加重腎陽虧虛,故要保護好下肢、腰部和肚臍丹田部位。
歸結上述,「腎」影響著人的一生,包含:
- 腎主髮:若出現掉髮或白髮可能與腎虛有關。
- 腎主皮膚:皮膚衰老可能與腎虛有關。
- 腎主生殖:陽痿早泄可能與腎虛有關。
- 腎主藏經:疲憊、精神差可能與腎虛有關。
- 腎主排泄:尿頻尿急、便秘或者五更瀉可能與腎虛有關。
- 腎開竅於耳:耳聰目明,代表腎氣足;若聽力不好可能與腎虛有關。
- 腎主水:水腫、突然發胖可能與腎虛有關。
- 腎主生長發育:身體矮小、發育不良可能與腎虛有關。
- 腎生髓:頭暈腦脹可能與腎虛有關。
- 腎主骨:骨頭痛、骨質疏鬆可能與腎虛有關。
李淳廉博士反饋
論述正確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