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淳萃新觀點,開始閱讀,歡迎拉到文末右下角點個「在看」。
【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
集「中醫博士」、「養生芳療作家」、「中醫芳療專家」於一身,首創「精油經絡學」的應用法則。著有:「中醫芳療應用全書」等十餘本著作。
現任:
- 國家實驗室「精油乾式擴香及植物活性應用配方研究」計畫主持人。
- 國際香草精油經絡學會IIME理事長
- 台北市生物技術商業服務同業公會理事長
- 美國NAHA授證機構負責人
之前台灣相當流行一些肌耐力及重力訓練,一時間追求粗壯的肌肉,結實的臂膀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從朋友那邊得知某對年過六十的新聞主播夫妻檔,專門請教練來訓練舉重等的重力訓練特訓,為了達標,練的時候身心承受巨大的煎熬,練到全身都是肌肉,旁人都很好奇,到了六十歲怎麼不做做瑜珈,打打太極拳,散散步呢?怎麼還會做一些看來相當吃力,也不太適合這個年齡的養生運動,但是他們夫妻卻說:錯了,就是因為年紀大了,不能再縱容肌肉的鬆弛,很怕一旦跌倒就站不起來了,所以堅持要訓練自己的肌耐力。
我們常看到很多老年人,很早就需要靠柺杖,助行器,來步行,要不就是凡事靠女傭來摻扶協助,這就是一種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的現象。前兩天一位前亞洲大學教授YL,來找我,她是一位邏輯清新,且思慮縝密,凡事追求理性科學思維的她,想來看看經脈檢測下她身體的整體狀況….因為這位YL過去曾罹患了將近十年的坐骨神經痛,用遍了各種的中、西醫,不管是止痛藥,肌肉鬆弛劑,還是針灸、推拿,薫蒸等多重治療,但最多獲得的都只是暫時性的緩解疼痛,不但查不出確切的原因,也無法獲得徹底治療,使得她多年來坐立不安,痛不欲生。某天她再受不了了跑到醫院去堅持要住院,要醫生解決她的坐骨神經痛,不然她就不回家,後來醫師才循著美國曾有的神經瘤的前例,透過神經系統的MRI找到了,原來是坐骨神經瘤在作怪,經過手術切除神經瘤,手術後過去腰椎到大腿再也不痛了,過去腿部有灼熱感或刺痛感也不再發生了。
雖然疼痛的問題解決了,但另一個問題又來了,由於過去多年來疼痛的患肢不敢動,加上後來的手術後將近有一年的時間臥病在床,以致於她的患肢(右腳),嚴重的肌肉萎縮,右腿的直徑比左腳整整小了兩吋,皮膚溫度也明顯的偏低,並且已經發生垂足,使得走路時經常會被下垂的右腳足弓絆倒。
經過我的檢測,她的跟腱的攣縮,腓腸肌的無力是造成足下垂的主因,而且她目前腿部與足部,明顯無力感,下半身的肌肉無法撐住身體的重量,走起路來頭重腳輕,很容易跌倒。
我給她的建議是:
1.泡腳,2.按摩,3.多運動及肌肉復健的物理治療和伸展運動,目的要開始訓練休息已久的肌肉骨骼的力量。另外也建議平時多吃些含高鈣質的食物,多到戶外曬曬太陽,因為這種肌肉萎縮,在中醫定義為「痿症」,與腎的關係最為密切。
我們都知道,腎主藏精、主骨生髓,由於長期的不敢動,臥病在床不運動,造成局部肌肉骨骼循環不良,也就是中醫裡解釋的:氣血虧虛,精虧血少不能營養肌肉筋骨,最後導致肌肉中的彈性纖維的流失,骨骼中的鈣質流失,逐漸出現肌肉無力、萎縮等腎經虧虛之象。腎精不足,可累及肝陰之虛,肝腎陰虧,不能濡潤筋脈而出現肢體、肌肉無力;而脾胃為人體後天之本,是化生氣血之源,營養五臟六腑、肌肉筋骨,都需要靠脾,氣血生化不足,肌肉無以營養就會傷及腎。
中醫治療肌肉萎縮、肌無力。多以脾、肝、腎為主,故以健脾益氣,滋補肝腎,生肌起痿,強筋壯骨為主要治則。精油經絡針對肌肉萎縮以強壯筋骨、祛風通絡、養心益氣、濡養生肌為治療原則,按摩可以用含有肉桂、薑、樺木等的活血驅風散寒止痛的「薑樺木活血通絡按摩油」,以及含有艾草、女貞子、川芎,可起到溫陽固腎的「銀杏按摩油」為主。在每次泡腳後按摩後腿部腎及膀胱經脈,由腳底按摩至腰部,按摩至吸收。
近年來我們的漢方精油銀杏按摩油+薑樺木活血通絡按摩油,在局部的按摩,及穴位的按壓,協助活通絡、接骨續筋,效果更佳,尤其老是人家肌肉骨骼修復較慢者,加上,術後由於疼痛,產生關節僵硬或肌肉萎縮等現象。都可以回到家中日常施以局部的按摩及熱敷,或是泡腳等熱療,相較西藥僅止痛劑、肌肉鬆弛劑使用,來說更有促進局部肌肉骨骼的生長,縮短復原期。。
今天的『不可輕忽的肌肉萎縮』希望能喚起您對於肌肉鍛鍊的重視,也對周遭老年人在骨傷後修復的精油經絡應用有啟發,我是李淳廉,如果您身邊的家人也有類似的經驗,歡迎在文末下方留言與我們交流,如果你覺得受用,也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並長按文末二維碼,關注「淳萃新觀點」,跟著我們每週給您一點關於健康,養生,精油經絡的應用知識喔!
轉載自淳萃新觀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