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淳廉,經過一個年假,回來上班發現春天也悄悄的來報到了,最近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手指間或是腳趾間出現一個一個的小水泡,不碰還好,稍微一碰就癢的一發不可收拾,到了非抓破不足以止癢,而且還會在手指間不斷的傳染,前不久會員來信問到有關這種手指間的小水泡,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到底該不該搓破讓水泡水滲出呢?有沒有那些精油可以幫助呢?又該怎麼用呢?這個很容易發生在季節交替時候的指間水泡,在醫學上稱為汗皰疹。
【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
集「中醫博士」、「養生芳療作家」、「中醫芳療專家」於一身,首創「精油經絡學」的應用法則。著有:「中醫芳療應用全書」等十餘本著作。
現任:
- 國家實驗室「精油乾式擴香及植物活性應用配方研究」計畫主持人。
- 國際香草精油經絡學會IIME理事長
- 台北市生物技術商業服務同業公會理事長
- 美國NAHA授證機構負責人
手指上長水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汗皰疹是一種容易出現在手指,手掌、趾縫、足蹠部的水皰性疾患。過去認為是由於手足多汗、汗液滯留皮內而引起,現在多認為是一種皮膚濕疹樣反應。而這種皮膚病不單單是皮膚表面的問題,還跟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因為壓力,精神緊張,情緒抑鬱,也是誘發汗泡疹的一個重要因素。
事實上,這類汗泡疹,多發生在過敏體質的人身上,這些人往往也都會有些如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或其它的過敏史,在血液過敏檢查中發現有些人對金屬中的鎳元素或鉻元素過敏。而且有此種體質的人還會每年定期發作。
以中醫的觀點,容易發生汗泡疹與體內濕氣有關,是體內的的濕氣在作怪。出現在手上可能是脾胃虛,出現在腳上屬於肝腎虛。

汗皰疹發生時,你該怎麼辦?
- 避免搔抓:搔抓往往使水泡及濕疹的情況惡化,所以盡可能減少搔抓,減少傷口的產生相當重要。
- 手腳盡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潔劑,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並且以塗抹按摩油當作皮膚保養,可以起到抗菌止癢兼基本保濕,如此不但能減低癢感,還能避免發生慢性濕疹或黴菌感染的併發症。按摩時使用的按摩精油配方推薦:「抗菌精油配方」,內含綠花白千層精油、茶樹精油、尤加利精油、百里香精油、馬鬱蘭精油、香桃木精油、冷杉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雪松精油,以清透性高好吸收的葡萄籽油為基底油,稀釋至5%濃度即可。
- 在劇癢的狀況下,靠單純的保養要減低癢感相當困難,這時候需要局部類固醇藥膏來減少癢感並且控制病情。
- 運用精油泡浴,泡澡、手浴,足浴,來幫助身體的化濕及發汗的功效,選擇的精油:杜松莓精油、薄荷精油、丁香精油、茶樹精油、薰衣草精油、馬鬱蘭精油、玫瑰天竺葵精油。以上這幾款精油可以用於可以讓緩解搔癢,幫助體液代謝。
平時該如何預防汗泡疹?
- 避免環境中的濕氣因子,居家善用除濕機,空間使用負離子擴香器,使空氣乾爽,擴香石,殺菌除黴,吸附濕氣,讓人神清氣爽。選擇的精油以「芬多精精油配方」、「抗菌精油配方」、杜松莓精油、茶樹精油、尤加利精油、檸檬香茅精油、茴香精油、金頂牛至草精油。
- 泡澡:如果能使用薰衣草精油+葡萄柚精油+甜橙精油,總數4-5滴泡澡,可以改善腸胃的消化與代謝,自然身輕體淨。
- 按摩:潮濕的季節,更要注意全身的按摩或泡澡,促進身體的代謝,此時,使用「杜松莓迷迭香按摩精油配方」按摩身體,及使用「天竺葵薑腳底按摩精油配方」,按摩腳部。
- 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抒解壓力,活絡器官的運作及氣血循環,加速體內濕氣的排出。
- 飲食適量並限制高糖與不消化食物:牛奶、甜食、高熱量的蛋糕、巧克力,厚重的肉類、油炸食物都容易造成腸胃的悶漲影響代謝。
- 生冷的食物也最好避免,因為生冷的食物會影響消化功能,如:生菜沙拉、生魚片等,在料理較具涼性的食物如大白菜、西瓜、苦瓜,最好也能加入些蔥薑來降低蔬菜的寒涼特性。
- 低金屬飲食:限制海鮮食物的攝取量。
- 壓力的控制:壓力的控制對緩和病情、減少復發,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就是關於汗泡疹的精油用法與保健,我是李淳廉,如果你覺得受用,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如果也有疑難雜症想提問,歡迎加入玫小編微信「Carein88」,告訴玫小編請她加您進入「淳萃講精油」,我每週二晚間九點微信線上開講,您的問題有機會被我選入每週『淳萃新觀點』專題講解喔!
轉載自淳萃新觀點。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