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陽曆12月6至8日,不僅意味著整個年度即將結束,也代表天氣一日比一日更加寒冷,台灣的冬季,相較於悶熱潮濕的夏季要來得乾燥許多。大雪冬至,大雪之後是全年陰氣最重的時期,到冬至那天到達陰氣的巔峰。
《歷書》:「斗指甲,斯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也。」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大雪紛飛,範圍也廣,故名大雪。
在中國古代,將大雪的物候分為「三候」:「初候, 鵑鷗不鳴」,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二候,虎始交」,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三候,荔挺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可簡稱為「荔」,也是由於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的節氣養生要點
大雪時節,氣溫下降會很明顯,此時首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中醫認為,冬季應該早睡晚起,最好不要遲於22點休息。如果超過1點還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氣溫下降明顯,太晚休息更易感冒咳嗽,抵抗力較弱的小孩和老人要注意保暖,才能避免生病。
大雪的飲食調養
大雪節氣,氣溫下降,天氣乾燥,容易上火,飲食調理上應注意以滋陰為主,滋補肝腎、清瀉內火,此時當季的食材,如:白蘿蔔,大白菜,鮮薊,卦菜,都是很好的搭配食才,可以避免過多肉食過多油膩造成的虛火上昇。此時也是養腎的好時節,建議多吃黑芝麻、黑小麥、黑豆等黑色食物,幫助在冬季強健體魄,守住精氣。此時柑桔類水果以及木瓜也大量上市,適量食用,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泡腳暖身、固腎守精
中醫認為,人體的頭頸部、腹部、腳踝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容易受涼,一旦腳這些部位受涼容易侵犯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引發感冒,血管收縮造成高血壓或血管栓塞。所以除了加強這些部位的保暖,記得也要睡前泡個腳,暖個身子提升免疫力。
最佳泡腳時間段是晚上9點,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 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的調節,達到最好的養腎效果,而且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冬季泡腳要加3樣寶:薑精油、肉桂精油、牛膝草精油
- 薑:溫脾陽
- 肉桂:溫心陽
- 牛膝草:溫腎陽
大雪用精油擴香,暖身抗憂鬱
天氣寒冷,心情也容易低落,雖然吃點甜食,可以緩解情緒的低潮,但很多人又怕冬天過完又胖了一圈。這時,擴香器中滴入「薑精油5滴+檸檬香茅精油3滴+玫瑰天竺葵精油2滴」給你一種溫暖的香甜感,是這個時期暖身抗憂鬱最佳選擇!
另外,肉桂精油搭配甜橙精油,或是玫瑰天竺葵精油搭配冬青木精油,不論是擴香或是用來泡澡,泡腳,都是冬天室內的暖身助陽的最佳選擇。
大雪精油配方推薦
擴香推薦:「溫暖的詩句精油配方」最適合這個時節使用。給您升陽活血,暖意由心而外!
按摩推薦:以「牛膝草沒藥按摩精油配方」或是「銀杏按摩精油配方」最能守住腎陰,防止手腳末稍的冰冷,以「黑胡椒薑暖腹按摩精油配方」最能暖腹溫脾陽,守正氣,預防冬天裡腸胃不適冷痛。
大雪的養生注意事項
大雪時節您還需要注意的是:
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於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説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産生失調而事與願違。
所以,在進行調養時應採取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補瀉結合、形神共養的方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