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一暖胃,二暖背,三暖足

2023年所迎接的第一個節氣就是「小寒」,這也是冬天的倒數第二個節氣,俗話說「小寒大冷人馬安」,也就是說在小寒這一天如果天氣寒冷,則順應時令,春節後就會春暖花開,風調雨順,人民與家畜都會平安。雖然小寒養生基本的原則應依循《黃帝內經》中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此時應做到三暖:一暖胃,二暖背,三暖足。

冬天人處於「陰盛陽衰」狀態,寒為陰邪,這時最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所以,雖然小寒養生基本的原則應依循《黃帝內經》中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此時應做到三暖:一暖胃,二暖背,三暖足。

小寒介紹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時間通常在每年的1月5至7日之間,太陽直射黃經285度時開始,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分野的節氣。

根據《曆書》記載:「斗指戊,為小寒,時天氣漸寒,尚未大冷,故為小寒。」

根據氣象記錄中每年小寒、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進入小寒就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了,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也就是「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20210913175148_2 「小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一暖胃,二暖背,三暖足

小寒節氣養生要點

冬天人處於「陰盛陽衰」狀態,寒為陰邪,這時最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所以,雖然小寒養生基本的原則應依循《黃帝內經》中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如有太陽天宜多走到戶外曬曬太陽,不但補充維生素D,也可以助腎中陽氣的升發;但是戶外活動要注意背部保暖,著件棉或毛背心,以護住腎陽。另外冬天最好不要太早起床,對於平常有高血壓危險的人要特別留意清晨的低溫,容易造成的心血管收縮。

小寒時節有必要的三暖:一暖胃,二暖背,三暖足。

1. 暖胃

雖然此時節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而是可以多吃一些屬於溫性的食物有糯米製品,如:湯圓、紫米糕,酒釀,韭菜、茴香、香菜、南瓜、生薑、蔥、大蒜、大棗、桂圓、栗子、核桃仁、杏仁等。尤其以紅糖薑湯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但切忌吃太多麻辣鍋或是火烤的食物,這些不但無法滋陰,還會上火,不利冬天的養腎。

2. 暖背

整個背部,從足到頭都是膀胱經脈的天下,也是最容易好發高血壓、腦中風、以及腰酸腎虛的關鍵經脈。在此節氣裡,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的病患,往往容易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得溫則行」「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冬季養腎補虛,可以使用「牛膝草沒藥固本按摩精油配方」或「銀杏按摩精油配方」,按摩背部膀胱經脈區域,加以背部保暖,與疏通背部俞穴,溫腎固陽。

3. 暖足

冬季的運動以舒筋活絡,暢通氣脈的瑜伽、太極拳、散步、快步走等較適合,也可以暖整個足部,以防感冒。在精神上淡定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

male-hands-cleaning-foot-woman1000 「小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一暖胃,二暖背,三暖足

此時也是固腎的好時機,睡前最好能夠泡個熱水腳,不但可以強腎補肝也可以防止腎虛畏寒,因為腎之經脈起於足部,足心湧泉穴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適合的精油有薑精油、肉桂精油、玫瑰天竺葵精油、茴香精油、欖香脂精油等,並可於泡腳後使用含有「天竺葵薑腳底按摩精油配方」。

 

延伸閱讀

免費中醫九大體質檢測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大寒時節防五寒-「大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

「立春」的節氣養生法:順應春天陽氣生發,心胸開闊

「雨水」的節氣芳療養生法:防寒防凍,趕走寒濕之氣

熱門話題
最新文章
贊助廠商

法約爾國際認證機構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