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時節防五寒-「大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

大寒節氣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在每年在1月19至21日之間,為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意味著冬天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折點,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在立春來臨前,隆冬的酷寒低溫持續,此時正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冬季,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因此大寒養生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還要為冬去後來年春始人體的生發做準備。

大寒節氣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在每年在1月19至21日之間,太陽直射黃經300度時,為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意味著冬天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折點,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在立春來臨前,隆冬的酷寒低溫持續,此時正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冬季,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因此大寒養生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還要為冬去後來年春始人體的生發做準備。

此時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意思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最高的節氣。人是溫帶動物,對於冷的適應力都比較差,寒冷不只讓很多人感到不適,氣血凝結,稍不注意就會讓寒邪入侵。194416eocwi 大寒時節防五寒-「大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

trees-plants-were-covered-with-ice-after-icy-rain1000800 大寒時節防五寒-「大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

大寒節氣防五寒

李淳廉博士表示,大寒時節應特別慎防“五寒”。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瞭解一下大寒的養生方法。

防鼻寒

晨起溫水搓鼻。天冷後 “涼燥”更明顯,過敏性鼻炎,流鼻水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此時“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溫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溫水洗鼻,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用溫水洗鼻子後,可以使用「辛夷漢方按摩油」揉搓鼻翼可溫熱鼻腔。

防肺寒

早晚喝熱粥散寒 風寒是冬日最常見的毛病。專家指出,症狀較輕的,可以選用一些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特別是蔥白粥或薑絲瘦肉粥。溫服後上床蓋被,微熱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2天。

 

ad02 大寒時節防五寒-「大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

防頸寒

戴圍巾或穿高領裝。冬天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也是通往腦部的血管神經必經之地,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風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高領裝不但能擋住寒風,給脖子保暖,還能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另外,圍巾、絲巾或者披肩,也能幫助保暖。

防腰寒

雙手搓腰暖腎陽。用雙手搓腰有助於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按摩時可使用「銀杏漢方按摩油」,具體的做法是:將按摩油倒至手掌心,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防腳寒

常做足浴。足浴跟熱水洗腳不一樣。足浴要注意三點。第一是溫度,水溫最好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第二是時間,每次浸泡20—30分鐘,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泡腳時可以加入一些果類精油或木類精油,有效的促進身體的整體循環與代謝,防寒,防老化效果更佳。第三是按摩,泡足後擦乾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最後要注意的是,以上三點做完之後最好在半小時內就寢,保證足浴效果。

另外,足浴不宜在飯後立即進行,糖尿病人浸泡水溫不宜太高。足浴後立即擦乾雙腳,注意足部保暖。

winter-scene-frozenned-flower-pine-forest-sunset1000800 大寒時節防五寒-「大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

大寒養生要點

早睡晚起

順應冬季藏的原則,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陰氣,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室內體操或甩手等柔性運動

可使氣血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才能溫暖,大寒時節應注意室外活動不可太早,待日出後再進行為好。

保暖保濕

這季節就是寒冷、乾燥,所以要做好保暖,還要注意保持濕潤。

 

ad12 大寒時節防五寒-「大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

睡覺勿蒙頭

在冬季,氣壓比較低,空氣中含氧量相對減少。室內為了保暖,門窗封閉較嚴,通風不良。這就使室內的氧氣進一步減少,常使人感到壓抑、胸悶。有很多人喜歡蒙頭睡覺,特別是冬季由於氣溫低,千萬不要將頭、臉、口、鼻全都埋進被子。建議睡覺時或睡前,可以使用「A主動安眠配方精油」、「B被動安眠配方精油」或是安古薰衣草精油,擴香或是直接滴在枕頭上,也可以達到安撫睡眠,得到安全感的呵護。

預防慢性病病發

此時老年人和易患病人群、有慢性病的人都應特別注意。

多吃根莖類的蔬菜

大寒養生的基本原則應以“藏熱量”為主,植物的根莖是溫藏能量的倉庫,多吃根莖類的蔬菜,如芋頭、番茄、山藥、地瓜、南瓜,它們所具有的豐富的澱粉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可快速提升人體的抗寒能力。大寒節氣又因為在每年靠近尾牙階段,很多人忙於應酬,大吃大喝,脾胃也會變得脆弱。這個時候,擁有更多維生素和更多粗纖維,更能潤肺健脾的蘿蔔正當令,也是此時最佳的養生食材。這裡說的蘿蔔,既包括白蘿蔔也包括紅蘿蔔。體熱的人可以生吃它們,但最推薦的還是熟食,比如用白蘿蔔燉牛肉或用白蘿蔔羊肉來熬粥等。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因此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溫熱食物如羊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但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在選用溫熱食材時應特別注意,避免食用後容易產生燥熱上火的情形。

expressing-happy-positive-true-emotions-woman-walking-snowing-weather-winter-time-street-amazing-excited-woman-with-long-brunette-hair-enjoying-snowfall-having-fun1000800 大寒時節防五寒-「大寒」的節氣芳療養生法

多曬太陽防抑鬱

天氣寒冷,日照少,人特別容易產生情緒抑鬱、懶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況,白天盡量多曬曬太陽抵抗抑鬱情緒,心情舒展。最喜早晨10:00到下午2:00之間的陽光,每次可以曬20—30分鐘。堅持下去,可以有效緩解情緒上的負能量。也可以多使用甜橙精油,葡萄柚精油,佛手柑精油,或是「太陽神經輪七輪精油」,這幾款陽光能量最足的精油擴香或薰香,也可以讓您情緒及氣血都獲得滋養。

心情舒暢好過冬

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可使體內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以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尤其是老人,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

 

延伸閱讀

「立春」的節氣養生法:順應春天陽氣生發,心胸開闊

「雨水」的節氣芳療養生法:防寒防凍,趕走寒濕之氣

「驚蟄」的節氣芳療養生法:梳頭,揉腹,暖腳

大寒精油推薦

漢方芳療經絡健康管理師證照認證全面班(TCM)-誠摯招生中

中醫芳療全系列課程,跟著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一起進入中醫芳療的殿堂

熱門話題
最新文章
贊助廠商

法約爾國際認證機構

Ask ChatGPT
Set ChatGPT API key
Find your Secret API key in your ChatGPT User settings and paste it here to connect ChatGPT with your Tutor LMS websit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