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是甚麼?100%純精油的迷思?

有香味的都叫精油嗎?那可不一定。素有中醫芳療專家之稱的李淳廉表示,對於衛福部及消保處提出的純精油的標示建議,將現行市售似是而非的精油不得任意標示100%,非常認同,李淳廉以其十多年來堅持使用純精油,以其天然植物本該有的性狀,以各種方式用在個人身心保健與情緒放鬆,樂見其真實的規範。

純精油的迷思

聯合報訊『不少打著百分之百純精油天然合成的市售精油,售價動輒數千元,為控管市售精油標示,行政院消保處表示,已與衛福部、經濟部召開多次會議,達成3項重要方向,未來純天然植物提取的精油,在包裝上一律標示「純」精油,不宜再用「100%」來標示。
全案已經行政院消保會通過,消保處說,衛福部及經濟部後續將檢討精油相關法規,建立管理及驗證機制,輔導業者正確標示。
至於精油若是由純天然植物精油、純植物基底油、化合物質等調合而成,包裝上也不可再標示「純」或「100%」的字樣;未含精油成分者,僅以化學成分調合的非精油產品,要用香精或香料標示,須由主管機關邀集業者開會討論如何標示。』
針對此篇報導,素有精油達人之稱的李淳廉表示,對於衛福部及消保處提出的純精油的標示建議,將現行市售似是而非的精油不得任意標示100%非常認同,這確實能規範大多不肖業者。
李淳廉以其十多年來堅持提倡使用天然精油,天然植物能量的洗禮,用在個人身心保健與心靈修持,樂見其真實的規範。因為終於有國家的單位為精油證名,以前康茵總是要送到中研院或是其他學術單位去精油檢測,自己拿GC/MS氣象層析與質譜圖,為的是採購上的依據。(推薦康茵純植物有機精油)
20210916170214_77 精油是甚麼?100%純精油的迷思?

精油優劣

但康茵經常在打GC圖也會發現,每年的植物出來的圖會不同,成分高低有差,這不難想像,因為每年的氣候土壤與栽種環境的變異多少會影響到精油的品質,就好比同一棵橘子樹產出的橘子,每年的甜度不同,維生素C含量也不同是一樣的道理。
打過GC/MS的都知道,那是需要對照表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薰衣草精油成分對照表,也對應不出主成分的,但仍可以從氣象層析圖裡面複雜的peak值一目了然,天然與合成的差異立判。
天然的成分多元,GC圖呈現高高低低四五十個peak值,合成的最多四、五個peak就了不起了,摻了揮發性溶劑的也會在第一時間被讀出來,但是對於合成的很完整的,確實沒有一套說一不二的數字鐵證,最終給你最佳答案的仍然是靠你的鼻子。

精油辨別真假

精油是植物體的精質,也是油溶性的有機化合物,這種東西只要多用多聞,自然身體裡會幫你選出哪一種是真的了!如同喝過鮮榨果汁的人不可能再去認同還原果汁是一樣的道理。
該怎麼辨識精油?靠科學數據都比不上上帝給你的鼻子來的精確,當然這必須是聞過真的精油的,並且經常接觸純精油的鼻子,一聞便知真假。
至於一般人怎麼辦別真偽呢?別忽略了你身體的檢驗工具!一聞,二看,三抹,四感覺。(推薦康茵純植物有機精油)
20210916095951_97 精油是甚麼?100%純精油的迷思?

純天然植物精油

  • 味道 :單方的精油都有前中後味的複雜度,經過轉化,3-5分鐘後會慢慢變淡。
  • 顏色: 每種精油具有特殊的顏色,與萃取的形狀有關。
  • 比重: 部分的比水輕,有的比水重。
  • 生理反應:隨著味道的揚升與舒緩,給人抑或揚的情緒轉換,聞久了會讓人覺得舒服柔和。
  • 抹在皮膚上的感覺 : 不會太油,稍一推開,即可陷入皮膚底下被吸收了。

化學合成的香精或稀釋過的精油

  • 味道 :單純,始終如一,味道久久散之不去。
  • 顏色:差不多相同的顏色
  • 比重:比水輕。
  • 生理反應:剛聞起來吸引人,聞多會出現頭痛、惡心感。
  • 抹在皮膚上的感覺:油感,或是沈重感。
熱門話題
最新文章
贊助廠商

法約爾國際認證機構

Ask ChatGPT
Set ChatGPT API key
Find your Secret API key in your ChatGPT User settings and paste it here to connect ChatGPT with your Tutor LMS website.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