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又是二十四節氣中三暑的中間,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度;太陽曆7月22至24日之間。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古書《二十四節氣解》中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這足以說明瞭這個節氣的炎熱程度。
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第一候指的是每到大暑時節,由於氣溫偏高又有雨水,細菌容易滋生,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
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
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
「大暑」期間之所以炎熱至極,是因為自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於夜間散放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纍,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最為炎熱。
大暑養生要點:保持心境清靜、慎防中暑及冷氣房症候群
大暑時節,天氣酷熱,人們易出現心煩意亂,急躁焦慮,無精打采,精神不集中等情形,有人稱之為「精神中暑」。
大暑的精神調養
李淳廉博士表示,為防止精神中暑可以使用讓我們頭腦清新鎮定的精油,如:迷迭香精油、尤加利精油,檸檬精油,歐薄荷精油,香蜂草精油都能給腦細胞灌注一嗅的清新,使您心曠神怡,心平氣和。此外,也特別提醒自己,謹守「靜心養生」的原則,保持心境清靜,避免情緒過激,凡事以平常心對待,切莫大喜大怒。
大暑的起居調養
大暑濕熱交蒸,高溫造成汗液滲出過多,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或是戶外高溫而室內空調造成瞬間毛孔閉塞,使汗液不易蒸發,體溫調節失控,造成的冷氣症候群的情況而發生中暑。
因此,大暑時節,起居調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好防暑工作。避免在高溫下長時間工作,出門時避開烈日,同時要適當補充水分,室內空調也以感身心舒適為宜。體質寒的人應以熱飲,穿個薄外套來避免冷氣房中的中暑。
若有中暑的前兆或徵兆,可以使用暖暖石,搭配「柴胡按摩油」或是「牛膝草莪朮按摩油」做頸部及背部的刮砂及按摩。
大暑的運動調養
在炎熱的大暑時節,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鍛煉,避免在烈日照射下進行運動。選擇運動量相對較小的運動,避免過於疲勞、出汗過多而耗氣傷津,同時在運動過後要適當飲用溫開水,補充體液。
大暑的飲食調養
大暑時飲食應清淡、多樣化,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多吃些夏天當季的瓜果,如苦瓜,黃瓜,奇異果,西瓜,哈密瓜,番茄、葡萄柚及蛋白質含量高的白肉,魚肉,雞肉,豆漿,並每餐適當蔥、薑、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平時可以多吃些綠豆、薏仁、紅豆、黃瓜、豆芽、紫菜、南瓜等食物,同時也可配合藥膳進行調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