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1-1 人體十二系統中西醫生理學-呼吸系統
指導老師:李淳廉博士
學員:劉O昕
咽喉腫痛
- 咽喉腫痛屬於上呼吸道感症狀,在中醫辨症中歸於熱症,使用寒藥
- 精油可選用: 尤加利、薄荷、迷迭香或是辛夷按摩油
- 初期可利用上述精油搭配馬克杯薰蒸法+潄口,舒緩咽喉的不適
- 使用上述精油搭配經絡按摩三條線,分別為:
由天突穴~廉泉穴,上下用手按到發熱
左右兩側的耳後~胸鎖乳突肌處,上下按 - 自己的經驗:
精油 桉油樟2滴+綠花白千層2滴+百里香2滴 + 黑種草油10ML (3%), 先按摩整個喉部,之後將調好的按摩油倒在棉布敷在整個頸部,早晚各一次,可以有效舒緩咽喉疼痛的症狀。李淳廉博士建議,稀釋精油以棉布敷咽喉處效果很好! - 好好休息、多喝溫水
- 避免咖啡、茶等刺激性飲料
咳嗽
- 首先判別是急或是慢性? 急性用熱藥、慢性用寒藥
- 再來確認有痰或是無痰?
若只是輕微咳嗽,可利用上述咽喉腫痛的方式處理
若是寒症的發炎咳嗽,則用熱藥來幫助消炎,如黑胡椒或是薑油,按摩檀中穴、太淵穴
若有痰,則可用大西洋雪松加按豐隆穴,幫助身體排痰,或是手部的肺經沿線
若是老人慢性咳嗽,可加強背部的肺俞+風門,或是推整個上背部
若咳嗽太嚴重,可能咳到胸痛或是脅勒疼痛時,可加甜馬鬱蘭精油,按照摩膻中穴使氣管的平滑肌放鬆,同時舒解肌肉緊繃 - 天冷時,可穿高領衣服,或是佩帶圍巾,口罩,避免冷空氣,保護口鼻和頸部
鼻塞,流鼻水
- 鼻塞、流鼻水屬於上呼吸道感症狀,
- 中醫辨症要先辨別分泌物的顏色與黏濁度
- 依照寒症或是熱症,選擇適合的精油:
初期流清涕、打噴涕,鼻塞,屬寒症,用熱藥,可選黑胡椒精油2d+薑精油2d +植物油10ML(2%), 按摩鼻翼兩側
若等到鼻涕變黃、濃濁、鼻咽發熱,則屬感染反應,此時可選用寒性精油,可用尤加利2d+桉油樟2d+植物油10ML(2%),或是辛夷按摩油,按摩鼻翼兩側、魚際穴 - 可泡腳除身體內的寒氣
- 鼻塞可以辛夷按摩油先按摩鼻子兩側,再用馬克杯薰蒸法,加入1D薄荷精油,以熱氣薰蒸,舒緩鼻咽部後面的黏膜腫脹
- 過敏性鼻炎,對於溫度變化會比較敏感,平時應佩帶口罩,避免冷空氣刺激
慢性支氣管炎
- 慢性支氣管炎,屬於下呼吸道症狀,多伴有咳嗽、咳痰、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
- 判別後除了可用下呼吸道精油處理上述症狀之外,可加選放鬆平滑肌的精油,緩解支氣管痙攣,如薰衣草、甜馬鬱蘭精油。
按摩的穴位,可選雲門、中府、肺俞、膻中或是肺經沿線做保養 - 避免生痰食物,如甜食、燒烤炸辣、冰冷等食物
- 適度的運動,養好良好的作息習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