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中風急性發作。當冷氣團、寒流來襲,應提前做好防寒、保暖以及特殊情況的應急預備,幫助家人與自己安度寒流衝擊。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抽菸、酗酒、肥胖、缺乏運動,以及本身或家人曾有中風、缺血性心臟病等高危險因子的病人須特別小心,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指出,冬天晝短夜長,天氣陰冷,是萬物養精蓄銳的季節,同時也是調理身體的大好時機,因此做好冬天的保暖至關重要,善用精油的暖身特性與實用的抗寒溫熱小物,幫自己及家人達到更好的保暖效果,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吧!
防寒保暖的暖身6妙招
天冷了,如何才能有效的保暖,起到真正的暖身效果,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告訴你。
防寒保暖第1招:小心禦寒方式不當
- 預防不當的禦寒方式,包括:衣著單薄、門窗緊閉不通風、鑽進被窩蒙頭睡等。
- 喜歡時尚的年輕人在出入室內外溫差較大的環境時,必須注意及時添減衣物。天冷的時候,不能為追求時尚,露腿或穿著單薄。
- 氣溫低的天氣出行,兩腳最易受寒,可導致全身體溫下降,一般可引起感冒、關節炎、消化不良和婦科病等,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
- 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
防寒保暖第2招:多吃主食及適量溫熱食物
- 首先多吃主食,適當選擇產熱高和溫熱性的食物,主要有羊肉、牛肉、雞肉、紅棗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對於素體虛寒、陽氣不足者尤其有益。
- 另外也可吃水果及適量滋陰食物,為使“陰平陽秘”,防治上火,還宜配蘿蔔、蓮藕、木耳等養陰之品,尤其是一些體弱多病、精氣虧損的人,以求陰陽平衡。另外,每天還應補充水果,多吃橘子柳丁、蘋果等生津類水果。
- 適量增加辛辣禦寒食物,吃辣的食物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薑含有芳香性揮髮油,胡椒中含胡椒鹼,它們都屬於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僅可以增進食慾,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禦寒能力。
- 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
防寒保暖第3招:按摩陽池穴能暖身
- 陽池這個名字就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陽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尋找的方法是,先將手背往上翹,在手腕上會出現幾道皺褶,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上按壓,在中心處會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個點就是陽池穴了。陽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溫和身體。
- 刺激陽池穴,要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內,還用不著別人幫忙。手腳發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的來臨而發愁。
防寒保暖第4招:戶外活動可促進熱量產生
- 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避免突然的激烈運動。
- 戶外活動可促進肌肉的產熱,調節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氣溫驟降後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健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要做到微微汗出即可。
- 鍛煉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例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做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運動應選擇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誘發急病。老年人更應注意保暖,要避免過早起床運動,以防腦供血不足誘發中風。
防寒保暖第5招:養生晨起服熱粥
- 晨起喝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禦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對於喉嚨不適、發炎疼痛的人,晨起一碗熱粥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
- 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還可常食安神養心的桂圓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胃理腸的鯽魚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蘿蔔粥等。
防寒保暖第6招:小心冬季心理流感「冬季憂鬱症』
- 天氣變冷以後,人更易陷入抑鬱,常常覺得沒精神、煩躁不安,還會感到壓力大。這就是俗稱的“心理流感”的「冬季憂鬱症」,主要是因為天寒,日照變少,腦中的血清素等化學物質相對減少,而引起一系列心理障礙,無法排解。所以在日照不足的北歐,及緯度較高的歐美地區,在寒冷冬天更要多利用中午出來曬一曬。
- 最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身體最怕冷的6個部位及對應的精油經絡保暖法
「百病起於寒」,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表示,人體有6個部位最怕冷,因為這6個部位主控著身體的機能運作,如果受寒了就容易生病,因此除了做好基本的保暖,你還可以透過精油調理與溫熱工具的輔助,加強這6個部位的保暖。
頭部受寒:頭痛,狀態不佳
天氣漸漸變冷,血管收縮,血液流動時壓力大,流動緩慢,而腦部的血管又特別細,頭部暴露在冷空氣中,加劇了腦部血流不暢,頸椎也容易受涼,所以會感到頭痛。
如何用精油調理預防呢?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表示,因天冷,血壓高造成的頭痛,不管是局部的按摩或是擴香,首推「安古薰衣草精油」緩解肌肉的緊張造成的疼痛,其次是「辛夷防風按摩精油配方」、「銀杏艾草按摩精油配方」,按摩的時候可以徒手或搭配溫熱工具(如:暖暖石),按摩在頭的二側喔!
頸部受寒:血液不流通,血凝、血滯,新陳代謝減慢
頸部是所有上腦的血液循環最重要的輸送區域,人體有十四條經脈經過頸部,此處血管密密麻麻,脂肪層薄,最能感受到體外的溫度,若不好好保暖,很容易導致血液不流通,血凝、血滯,新陳代謝減慢。
如何用精油調理預防呢?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表示,此時可以使用「辛夷防風按摩精油配方」,可徒手按摩及搭配溫熱工具(如:暖暖石),按摩整個頸部,特別是頸部兩側淋巴,可以促進頸部血液循環,起到很好的暖身效果。
咽喉受寒:咳嗽,喉嚨痛,喉嚨癢
冬天乾冷的時候,末梢血管都會收縮。特別是咽喉的部位,它是人體最需要濕度的地方,大約是60度,當低於60度的濕度時,就很容易出現乾癢,乾咳的情況。
如何用精油調理預防呢?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表示,此時可以使用馬克杯薰蒸法,馬克杯裡面裝三分之二的熱水,裡面滴入「抗菌精油配方」1-2滴,每晚於睡前將口咽部靠近馬克杯薰蒸10分鐘,可以緩和喉嚨的乾癢,咽喉發炎以及起到通鼻的功效,也可避免張口呼吸,以保護咽喉。
腸胃部受寒:胃痛,腹瀉,失眠等
腸胃部受涼也容易出現「胃寒冷痛」,誘發原因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受風寒、飲食生冷、飲酒、過度疲勞等。胃受寒後輕度的會引起胃痛、腹瀉,嚴重時會胃痙攣,甚至出現嘔吐現象,也有很多朋友會因腸胃道的不適而引起失眠。
如何用精油調理預防呢?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表示,此時可以用「黑胡椒薑暖腹精油按摩配方」,從上胃部一直按摩到肚臍下方三指的位置,按摩時也可搭配溫熱工具(如:暖暖石)。
背部脊椎受寒:影響腰椎,關節和內臟
冬季如果不注意保護背部,使其迎風受寒,可能會導致背痛,部分肌肉痙攣僵硬,下肢關節及內臟等部位不適。
如何使用精油調理預防呢?中醫芳療權威李淳廉博士表示,此時可以選擇「薑樺木按摩精油配方」,局部推到吸收,可促進循環,運氣活血,擺脫虛寒,按摩時如可搭配溫熱工具(如:暖暖石),效果更佳。
腳部受寒:易患感冒
李淳廉博士表示腳踝是末稍血液循環流通的重要關節處,也是六大陽經與六大陰經的經脈流經處,腳踝受寒的問題都會反映在腰腿幾下腹部,引起腰膝酸軟,宮寒不孕。醫學研究證明,腳距離心臟最遠,供血最差,腳掌皮膚溫度最低,極易受寒,可導致感冒。
如何使用精油調理預防呢?此時可於睡前使用「天竺葵薑腳底按摩精油配方」,將油抹在掌心,再由掌心去按摩腳底,起到心腎相交的功效,按摩後可再搭配溫熱工具(如:暖暖石),加強腳部的溫熱效果。
提高室內溫度的擴香精油配方推薦
- 暖心精油推薦:薑精油、丁香精油、甜橙精油、香蜂草精油、玫瑰天竺葵精油、安息香精油、甜橙精油、依蘭精油、黑胡椒精油、茉莉精油、花梨木精油。
依蘭甜橙溫暖的詩句精油配方 (溫暖的詩句)
- 配方:依蘭精油、安息香精油、甜橙精油、肉桂精油、玫瑰天竺葵精油。
- 味道:前味由甜橙,帶出輕快香甜的橘子味,然後漸漸進入依蘭所鋪呈的浪漫花香,再由肉桂的熱力,導引您進入熱情豐富又溫馨的浪漫情懷,最後由安息香的樹脂給此味道徐徐暖意的定調。
- 活性成分:Limonene(檸檬烯)、Eugenol(丁香油酚)、β-Caryophyllene(β-胡蘿蔔素)等
作用機轉:甜橙精油酸甜清新的果香,可以放鬆緊張情緒和壓力、改善焦慮所引起的失眠,讓人保持身心愉悅。依蘭精油濃郁甜美的花香味依蘭精油在抗憂鬱、抗沮喪、產生自信的方面能給人帶來極大的能量,還能提升兩情相悅的歡愉。肉桂精油溫暖的辛香味,對筋疲力竭和虛弱、沮喪的安撫功效絕佳,能提振萎靡不振的情緒,帶來暖意。安息香精油香甜的氣味,能安撫安撫悲傷、寂寞和沮喪的情緒,可以幫助排除憂慮、樹立信心,紓解筋疲力竭的身心狀態。整體而言,此配方對於情緒性的抗憂鬱,或是情緒性的焦躁有很好的轉化作用,可以幫助心理負能量的代謝。 - 適用對象:
1. 情緒低落,缺乏自信者。
2. 壓力大,無法放鬆者。
3. 關係僵化,需要緩和者。
4. 氣氛營造,熱情加溫。 - 適應症狀:壓力大、容易緊張、憂鬱、沮喪、沒有自信心、性冷感、筋疲力竭、萎靡不振、悲傷、寂寞。
- 應用方式:擴香、泡澡。
- 暖心擴香方法:使用負離子擴香儀擴香,每次6-10滴。
冬天的暖足按摩、泡腳精油配方推薦
- 暖足精油推薦:玫瑰天竺葵精油、薑精油、馬鬱蘭精油、冷杉精油。
玫瑰天竺葵薑腳底按摩精油配方
- 配方:杜松莓精油、迷迭香精油、樺木精油、玫瑰天竺葵精油、德國洋甘菊精油、尤加利精油,以基底油稀釋。
- 味道:清新穿透的香味中,透著樺木特有的木質味,薑的辛香味,玫瑰天竺葵柔和的花香味,以及德國洋甘菊特有的藥草味。
- 活性成分:Eucalyptol(桉葉油醇)、Methyl Salicylate(水楊酸甲酯)、Butyric acid(丁酸)、Formyl acetate(甲酸乙酸酐)。
- 作用機轉:玫瑰天竺葵、薑,入腎經,具有很好的溫陽效果,可調整虛寒體質。迷迭香、樺木、杜松莓、尤加利,皆有舒緩痠痛的作用。德國洋甘菊,具有鎮靜、止痛的作用,此方可透過按摩腳部的反射部位,達到強化身體的免疫系統。
- 適用對象:
1. 經常久站,腳部容易疲勞痠痛者。
2. 循環較差者。
3. 經常勞心勞力,疲勞,身心失調者。
4. 上熱下寒,陰虛火旺者。
5. 更年期症候群、高血壓患者。 - 適應症狀:腳底筋膜炎、手腳冰冷、腳跟乾裂、腳部疲勞、腿部循環不良、腎陰虛火旺。
- 應用方式:穴位按摩、泡腳。
- 暖足方法:
1. 清潔足部,取適量的「玫瑰天竺葵薑腳底按摩精油配方」,按摩足部至小腿(與泡腳水位等齊),塗抹後泡腳,深深的呼吸,暖暖的泡15~20分鐘,期間請注意保持水溫。
2. 於泡腳的熱水中倒入「玫瑰天竺葵薑腳底按摩精油配方」1-2ml,因為含油的按摩精油,不溶於水,會在水面上形成多個小油點,隨著起身時,沾附在皮膚上,起腳時不洗掉,直接拍乾足部皮膚即可,可以讓皮膚得到最基本的保濕性,如果足部有乾癢的情況,可另外使用橄欖油身體乳加強保濕。
冬天暖身精油配方推薦
- 冬日暖身精油推薦:冷杉精油、岩蘭草精油、檀香精油、肉桂精油、雪松精油、安息香精油、廣藿香精油、茉莉精油、薑精油。
銀杏艾草按摩精油配方
- 配方:茴香精油、薑精油、銀杏精油、女貞子精油、依蘭精油、艾草精油、肉豆蔻精油,以基底油稀釋。
- 味道:濃郁的藥草香中帶有淡淡的甜味、辛味及濃郁的依蘭花果味,味道安定、緩和,給人溫暖的感覺。
- 活性成分:Benzyl Benzoate(苯甲酸苄酯)、Anethole(茴香腦)、Patchouli alcohol(廣藿香醇)、α-Cedrene(雪松烯)、Palmitic anhydride、Eugenol(丁香油酚)、Linalool(芳樟醇)。
- 作用機轉:女貞子,味苦性平,入肝、腎經,具有養肝明目、補腎滋陰的功效。銀杏葉,味甘苦,性平,入歸心、肺經,具有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有助於提高記憶力。而薑,茴香,肉荳蔻,性偏熱,能補腎陽、暖脾胃、散風寒,此兩種偏性相和,可以同時具有滋腎陰,清虛火,可引火歸元,補腎陽,恢復元氣,改善整體循環及代謝。
- 適用對象:
1. 可作為現代人的一般養生用油。
2. 過度勞累,操勞過甚,思慮過極,房室過度者。
3. 長期思考,用腦過度者。
4. 年高體衰,正氣不足者。 - 適應症狀:慢性疲勞、腰膝痠軟、頭暈腳重,耳鳴、鬚髮早白、記憶早衰、頭身困重、腎虛、手腳冰冷、四肢循環不良。
- 應用方式:穴位按摩。
- 冬日養生用法:取10-15滴按摩尾椎至腰椎,每天早晚使用一次,沐浴後使用效果更佳,按摩時可搭配溫熱工具(如:暖暖石)。
天冷常見的臨床芳療應用
因每個人實際的體質狀況不同,天冷受寒遇到的問題也不太一樣,以下收錄了幾個李淳廉博士經手過的實際案例,在受寒症狀上的芳療應用略有不同,可供參考。
頭頂處有個位置,被風吹到或是天氣冷,用手指按壓會感到疼痛怎麼辦?
頭頂處有個位置,被風吹到或是天氣冷,如用手指按於那裡會感到痛,但若戴帽保溫,之後就不痛,是不通則痛的原理嗎?可以用什麼精油按摩幫助,手法是怎樣?謝謝!!
李淳廉博士答覆:
頭痛的情況,確實是因爲天氣冷造成血管收縮,所以天冷時要護住太陽穴的位置,也就是顳葉的部分。
顳葉這個地方的靜脈比較表淺,很容易受到氣溫的影響,出現血管收縮的情形。就比如說當夏天在吃冰的時候,有些人比較敏感,會覺得兩側開始頭痛。這個情況其實也是因爲血管的收縮,所以當冬天吹到冷風或者氣溫驟降的時候,最好戴帽子保護好太陽穴,帽子一定要戴超過我們的耳朵,如果護住耳朵,基本上就不會出現這種頭痛的問題。還有要注意頭部出汗後,不要立刻摘下帽子,應先到室內慢慢消汗,避免冷風直吹。
因天冷造成的頭痛,首推「安古薰衣草精油」,其次是「辛夷防風按摩精油配方」、「銀杏艾草按摩精油配方」,按摩的時候,按摩頭部二側即可。
除了頭部的太陽穴,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我們的頸部,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一旦受寒,頸椎病、咽炎、腦血管病就會接踵而來。通常你只要護住太陽穴和頸部這兩個地方,基本上冬天就不怕血壓增高,也不怕因為血管收縮造成的頭痛。天冷時人體的熱氣,大部分都是從頭頸部流失掉的,所以戴帽子和圍巾才是最關鍵的保暖方式,可以確保我們不會出現頭痛,及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的情況。
至於按摩手法,其實就要看每個人,因爲這個地方的穴位非常多,基本上就是把我們整個耳朵和後頸部按到發熱即可。
如果可以,按摩時建議搭配溫熱工具(如:暖暖石),按摩時只須將整個耳朵和後頸部的位置都帶到,無按摩手法限制。
寒流來襲,後腦勺、肩頸總會緊繃不順暢,偶有暈眩昏倒症狀怎麼辦?
李淳廉博士您好,我今年30歲,本身體質很怕冷,但幾乎不吃冰品。想請問近日天氣變涼,溫度濕冷,之前每到冬天,尤其寒流來襲,我的後腦勺,肩頸總會緊繃不順暢,甚至偶有暈眩昏倒症狀,醫院各個科系都看過了,也不能明確找出原因。
心臟科說可能是瓣膜閉鎖不全,或心律不整,舒張壓較低,神經科說可能是交感神經敏感…,中醫則說我的氣血運作不順。想請問李淳廉博士我可以用哪些精油或按摩油來輔助改善呢?
李淳廉博士答覆:
心臓瓣膜閉鎖不全,其實在女性身上發生比例很高,如果真有這種情況,也不用太過緊張,其實大部份患有此症的人平時並無異狀,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這疾病,有些人則偶爾會發生心律不整,心悸、喘不過氣、胸悶或胸痛的感覺。
如果你經常有缺氧的情況,建議盡量多做些有氧運動,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例如瑜珈,跑步機上快走,就是一個平緩又能達到有氧效果的運動,平時注意需放鬆心情,最重要是養成固定頻率的運動。
寒流來襲,後腦勺肩頸會出現緊繃的時候,我建議你量一下血壓,確實了解當下是否有血壓過高的情況,通常有寒凝血瘀現象的人,在遇上突然的寒流來襲血管一收縮,也很容易會有高血壓或腦中風的情況,如果確實有血壓高的情形,是可能會引起後頸痛或是頭痛的。
至於您的身體有這種氣虛血淤,或者容易暈眩的情況,建議您在按摩的時候,可以使用加強頸部的按摩,特別是後頸部的大椎穴。可以選擇比較活絡氣血的「銀杏艾草按摩精油配方」,按摩我們後頸部督脈的大椎穴,以及督脈兩側各1.5吋的膀胱經脈,可以提升你本身氣虛的問題,增加身體的動能,同時搭配溫熱工具(如:暖暖石)。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泡腳,泡腳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提升抗寒力,當一泡腳,你所說的頸部的緊繃或是後腦勺暈眩的感覺,可能都會因此而放鬆,不妨也試試看。
最後,冬天特別怕冷,建議冬天可以吃些比較容易產生熱能的,薑湯,可以是麻油雞湯,薑絲魚湯,都可以很快的暖身,冬天裡千萬別吃的太簡約,否則熱能不足,身體的基礎物質不夠,那是一定會怕冷的,而且氣血也會不順,特別容易出現血淤或者手腳冰冷的現象。
[QASC]
延伸閱讀
皮膚乾癢精油與皮膚乾燥癢的的臨床芳療應用
中醫裡的「腎精」與滋陰補腎的精油經絡按摩
秋冬呼吸道保養在精油配方在臨床應用之療效探討
感冒精油在各種感冒症狀應用之臨床療效探討
咳嗽常用的精油與咳嗽精油作用機轉及經絡按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