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太陽曆5月5日到7日之間。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到達黃經45度。立夏,是表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曆書:“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
立夏對台灣來說也是即將進入梅雨季節的氣候轉換期。往年台灣北部及東部在梅雨季時,降雨機率高達五成左右,雖然今年面臨了全台缺水現象,也期待今天之後的有梅雨滋潤乾涸的水庫。
立夏養生要點:保持一顆喜悅的心
以「黃帝內經」的”四季調神大論”中順應四時是養生的原則,此時天氣漸熱,身心都會產生些微變化,夏季與心氣相通,有利於養心,心在志為喜,喜則氣緩,因此,夏天養心,要保持一顆喜悅的心。也勿大喜過望平和過度到夏季,「汗」為心之液,夏天就要盡量讓身體發汗,把秋冬鬱在體內的熱氣盡量發散,就是最佳的養心法。只需注意適時的補充水分即可。
立夏的起居調養
立夏之後,晝長夜短更為明顯,順應陽盛陰虛的變化,宜相對「晚睡早起」,但仍應於子時(晚上十一點)前就寢,此時若能適當午睡,有助於精神飽滿,補充體力。
立夏的精神調養
李淳廉博士表示,立夏另一個養生之道在於「靜養」,由於天氣日漸燥熱,使人易感煩躁不安,最忌大喜大怒,宜保持清靜,維持心情舒暢,安閒自得,可從事有助心情平靜的活動。
立夏節氣芳療養生法
適合立夏養心的精油有:香蜂草精油、玫瑰精油、茉莉精油、依蘭精油,都可以搭配擴香,聞香,泡澡,按摩,都有助於情緒的舒展,壓力的釋放,可以達到「靜養」的目的。
立夏的飲食調養:立夏吃什麼?
立夏時值乾卦,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就人體臟腑而言,便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立夏飲食宜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最好選擇清淡、低脂、易消化、高纖維的食物,此外,粥和湯品也是夏季飲食的好選擇,食粥喝湯都是生津止渴又清涼解暑的立夏飲食法。
另外,隨著天氣轉熱,人們愛吃冷飲冰品,腸胃功能較弱及寒性體質者應特別注意,建議不要過食冷飲。
隨著夏天的到來,人們情緒較高昂,氣血漸旺,這時多走出戶外,享受夏天暖暖的陽光,讓身體適度的發發汗,是最佳的立夏養生法。
延伸閱讀